2015.5月科技流言榜-上海巴玖专供
1、 竹炭能够去甲醛,吸附作用可靠?
流言:谈起令人色变的甲醛,人们常常会将它与一系列恶性疾病联系在一起。于是,市面上经常可以看到打着各种净化空气旗号的绿色环保用品,而[much]为人们熟悉的就是竹炭。我们都会习惯性购买竹炭,真的有用?
真相:经北京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发现,竹炭去除甲醛的效果其实并不理想。虽然根据测量结果可以看到,竹炭对甲醛的确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在5%左右,远远低于期待。
2、 袋装奶加热会致人慢性铝中毒?真的?
流言:在网上流传这样一种说法:袋装奶经过加热后饮用,不仅会导致牛奶营养流失,还会使外包装中的重金属铝析出致人中毒。
真相: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副院长万平玉解释,牛奶的外包装内侧有一层铝箔。虽然只有很薄的一层聚乙烯膜将铝箔和牛奶隔开,但是聚乙烯膜的熔点一般在 120摄氏度以上,远高于水的[tallest温度,所以不可能在水煮过程中出现破损和熔化,铝箔也不可能析出重金属铝。
3、 无根豆芽有毒吗?是不是 激素泡的?
流言:豆芽培育时添加“无根水”生产出无根、白嫩的豆芽。食用后“轻者可使儿童发育早熟、女性生理改变、老年人骨质疏松等,严重的可能导致身体癌变。”事实上,这种豆芽真不能吃吗?
真相:所谓的“毒豆芽”就是培育时添加“无根水”(即6-苄基腺嘌呤等物质)生产出无根、白嫩的豆芽。事实上,6-BA被广泛地应用到农业、果树、园 艺甚至作物中,在增产和保鲜两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并且,按照我国规定它是可以用于无公害果品的生产的。
4、 口香糖会粘住肠胃?是不能排出体外?
流言:从小我们就常听大人说,千万别把口香糖吞进肚子里,否则它会把肠子粘住,危及健康和生命。
真相:[much]近英国专家研究表示,口香糖的确很难被消化,但它仍然没能力逃过正常人的消化系统,[much]多需要三天左右就会被消化掉,[much]终被排出体外,所以不会把肠子粘住。误入气管造成窒息的风险远大于消化的危害。
5、 苏打水会改变酸性体质?真的让身体变成碱性?
流言:顶着“健康、时尚的弱碱性水”的光环,苏打水成为时下的流行饮品。网络上有人说苏打水呈弱碱性,可以改变酸性体质,但也有人说,长期饮用苏打水会引起碱中毒。
真相:中国科协基础营养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教授李铎解释,健康人饮水后,水经胃 (胃液的pH值为0.9~1.5,呈酸性)进入肠道,继而大部分在肠道中被吸收(少量在胃中被吸收)。整个过程包括阴阳离子的置换、转运和pH值的调节、 代谢物的排泄以及营养素的吸收等。肾脏和肠道本身会对酸碱进行调节,以维系体内酸碱平衡。
其实流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用客观事实去检验,用科学的观点解析流言的谬误就可以让我们远离“科技流言”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