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氧分析仪详述及各类使用教程
目录:
为了让大家能够更方便的查阅溶氧溶氧分析仪的资料,以下我们为您详细介绍了它的基础知识及使用方法等,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溶氧分析仪是用来检测水中的氧含量,以及可充分显示水自净的程度。是基于智能电子单元的微处理器,科技智慧的自清洗探头(无活动部件)以及免维护探头接口,稳定性高,维护费用低等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冶金,制药,环保,食品等行业,在线溶氧仪多数应用在电厂,冶金电子,矿业,纸业当中。
溶氧仪的工作原理极谱型氧电极结构由黄金阴极、银一氯化银阳极、聚四氟乙烯薄膜、壳体等部分组成。电极腔内充人饱和的氯化钾溶液,聚四氟乙烯薄膜将内电解液和被测水样隔开,溶解氧通过薄膜渗透扩散。当两极间加上0.5~0.8V固定极化电压时,则水样中的溶解氧扩散通过薄膜,并在阴极还原,产生与氧浓度成正比的扩散电流电极反应。
1.一般采用的是中文智能菜单方便广大用户使用操作。
2.使用要求没有过于苛刻。
3.具有多种自动标定功能,具有两组继电器控制开关。
4.能在同一界面显示溶解氧值和温度值。
溶解氧分析仪可分为便携式溶氧分析仪和台式溶氧分析仪。
1.便携式溶氧分析仪
主要是为方便用户携带到现场操作而设计的。该仪器可分为传感器和电子单元两个部份。传感器采用极谱型复膜氧电极。电子单元为带有自动温度补偿的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
2.台式溶氧分析仪
是专为锅炉给水和凝结水等ppb级溶解氧测量设计。
电化学测量法介绍
水中溶氧量一般采用电化学法测量;水溶解氧的能力就越大,其关系由亨利(Henry)定律和道尔顿(Dalton)定律确定,亨利定律认为气体的 溶解度与其分压成正比。
电化学法测量[much]终要的是有溶氧传感器来完成的,电化学溶氧仪的传感器由阴极、阳极、电解液以及半透膜等主要部件构成,在直流极化电压作用下,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穿过半透膜到达阴极发生氧化反应:O2 + 2 H2O + 4 e- = 4 OH-
同时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4 Ag + 4 Cl- = 4 AgCl + 4 e-
当反应达到平衡稳定的条件下,该电化学反应形成的电流和氧气的分压(浓度)呈一定关系:I=n *F*A*D*S* pO2/d
I: 传感器电流 [nA]
n: 电子迁移的数量 (n = 4)
F: 法拉第常数 (F = 96.485 C/mol)
A: 阴极表面积大小 [cm2]
D: 氧分子在膜上的扩散系数 [cm2/s]
S: 膜的氧溶解度 [mol/(cm3*bar)]
pO2: 氧气分压 [bar]
d: 膜厚度 [cm]
因此,根据上述电化学过程产生的电流强度就可以计算出水中的溶解氧分压,然后再根据亨利定律就可得出水中的溶解氧浓度。
一般采用浸入式安装,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选用原厂的安装支架。
厂家配带的安装支架为不锈钢制成,带有塑料链条,通过调整链条长度可以改变传感器的浸入深度,支架上的引导管保证了传感器始终处于垂直位置。
支架部分都经过特殊设计,它可以将水面的波动传至浸入管,从而引起浸入管的轻微振动,使得通过浸入管在探头的表面产生一个附加的清洗效果。
有的用户为了减少投资,自己制作安装支架,往往导致支架上的浸入管和传感器之间密封不严,污水渗入,使得专用电缆和传感器的连接处长期浸泡在污水中,容易造成传感器的损坏,有的甚至不做安装支架,直接将传感器投入水中,这样在传感器和电缆之间会形成较大的拉力,传感器更容易损坏。
标准液标定和现场取样标定。
1.标准溶液标定法
一般采用两点标定,即零点标定和量程标定。零点标定溶液可采用2%的Na2SO3溶液。量程标定溶液可根据仪表测量量程选择4M 的KCl 溶液(2mg/L);50%的甲醇溶液(21.9mg/L)。
2.现场取样标定法
在实际使用中,多采用现场标定法对溶解氧分析仪进行现场标定。使用该方法时存在两种情况:取样时仪表读数为M1,化验分析值为A,对仪表进行标定时仪表读数仍为M1,这时只须调整仪表读数等于 A即可;取样时仪表读数为M1,化验分析值为A,对仪表进行标定时仪表读数改变为M2,这时就不能将调整仪表读数等于A,而应将仪表读数调整为 1 M A×M2。
1.由于溶解氧电极信号阻抗较高(约20MΩ),溶解氧电极与转换器之间距离髙至为50m;溶解氧电极不用时也应处于工作状态,可接在溶解氧转换器上。
2.久置或重新再生(更换电解液或膜)的电极,在使用前应置于无氧环境极化1~2h。
3.由于温度变化对电极膜的扩散和氧溶解度有较大影响,标定时需延长时间,以使温补电阻达到平衡。
4.溶氧仪在使用前必须根据当地大气压进行补偿。
5.被测溶液的含盐量高时,溶氧仪标定时应使用含盐量相当的溶液。
6.对于流通式测量方式,要求流过电极的低至流速为0.3m/s。
7.使用时连接溶氧仪所有接头及胶管必须密封,不能有泄漏。
8.必须将溶氧仪尤其是氧电极置于无风处,以免风压扰动。
1.1~2周应清洗一次电极,如果膜片上有污染物,会引起测量误差。
2.清洗时应小心,注意不要损坏膜片。将电极放入清水中涮洗,如污物不能洗去,用软布或棉布小心擦洗。
3.2~3 月应重新校验一次零点和量程。
4.电极的再生大约1年左右进行一次。当测量范围调整不过来,就需要对溶解氧电极再生。
5.电极再生包括更换内部电解液、更换膜片、清洗银电极。如果观察银电极有氧化现象,可用细砂纸抛光。
6.在使用中如发现电极泄露,就必须更换电解液。
1.温度的影响由于温度变化,膜的扩散系数和氧的溶解度都将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到溶氧电极电流输出,常采用热敏电阻来消除温度的影响。温度上升,扩散系数增加,溶解度反而减小。
2.氧的溶解度系数:由于溶解度系数a不仅受温度的影响,而且受溶液的成分的影响。在相同氧分压下,不同组分的实际氧浓度也可能不同。
3.膜的扩散系数
4.大气压的影响:根据Henry定律,气体的溶解度与其分压成正比。氧分压与该地区的海拔高度有关,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的差可达20%,使用前必须根据当地大气压进行补偿。
5.溶液中含盐量:盐水中的溶解氧明显低于自来水中的溶解氧,为了[accuracy]测量,必须考虑含盐量对溶解氧的影响。
6.样品的流速:氧通过膜扩散比通过样品进行扩散要慢,必须保证电极膜与溶液完全接触。对于流通式检测方式,溶液中的氧会向流通池内扩散,使靠近膜的溶液中的氧损失,产生扩散干扰,影响测量。
1.当您安装氧探头塑料密封圈时,凹面应向上。
2.用硝酸清洗银极,硝酸不能浸泡到金电极,每3年用硝酸浸泡金电极1次,但须用水冲洗干净。
3.每次用氨水、硝酸浸泡电极后都要用水充分冲洗干净电极。
4.氧探头在空气中的校正显示值应在80~120%,表示校正已成功,如不是在此范围内,应重新校正。
5.电极抛光时,不要将电极在干的抛光粉中抛光。
6.注意保持抛光垫的清洁。
7.在每次使用抛光垫前和使用后都要把抛光垫仔细冲洗干净。
8.当抛光垫用旧的时候要及时更换新的,并将抛光垫安放在干净并带有盖子的容器里。 9.注电解液时,要避免产生气泡,以防影响检测结果。
1.首先要检查测量显示单元:将不接氧电极的单个测量单元的电源开关置“调零”或“测量”
2.任意一档,此时将测量选择功能开关置“温度”档。显示值应为28.0左右;将测量选择开关拨至“溶氧”档,电源开关置“测量”档,分别调节“调零”电位器或“校正”电位器时读数显示应有变化。若上述测量正常,可判断测量显示单元初步合格。
3.在初步判断合格后用“温度”档测室温来判断:将氧电极插头插入仪器的插口内,测量选择开关拨至“温度”档,此时应正确显示室温值,若实际测量值偏差很大,需用万用表欧姆档进行检测氧电极。
4.接着进行“溶氧”档对氧电极的校正后的判断处理:在测温检查正常后,测量选择开关拨至“溶氧”档, 将填有电解液后的氧电极放入5%新鲜自己制的亚硫酸钠进行“调零”电位器调零; 清洗电极放入空气中,调“校正”电位器进行气温相应氧值的校准。
5.[much]后提醒大家若溶氧分析仪显示缺笔划,多为溶氧仪内液晶显示块插脚运货中震松所至。
以上溶氧仪的相关知识是由上海巴玖整理编辑,如需转载请说明。